“三下乡”青年行(十一) |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三下乡实践:烈士永垂不朽 铭记·奋进
吉利学院宜宾屏山县成就观察“7·10"帮扶小队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来到四川宜宾参观赵一曼女士纪念馆,重温革命岁月,寻找红色记忆,感受烈士风采。
清洁纪念馆沿途垃圾-维持景区整洁
7月9日,吉利学院宜宾屏山县成就观察“7·10"帮扶小队迎着朝阳一路向着赵一曼纪念馆出发。赵一曼纪念馆,位于中国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腰的翠屏书院,是四川省宜宾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同志于1960年修建的。
在长达半个小时的登山路途中,小队成员积极维护景区清洁。路途中同学们齐心协力、不惧烈日,积极投身到清扫中,认真清扫着沿途区域,他们清扫落叶,在道路两旁捡拾垃圾和杂物,将灌木丛中的塑料袋、花坛中的杂草、纸屑等进行了细致的清理。随着气温升高,每个人的脸上都不免挂上了汗珠。
了解赵一曼女士生平事迹
九点四十五分,吉利学院宜宾屏山县成就观察“7·10"帮扶小队全员抵达赵一曼纪念馆。
走上山,映入眼帘的是赵一曼的石雕,庄严肃穆,在进入展馆后可以看到有很多歌颂赞扬赵一曼不怕牺牲的赞语。在第二展厅主要是赵一曼生前用过的物品。在第三展厅,有赵一曼在受刑时的泥塑,她正怒目的望着审讯她的日本军官。看完出来心潮澎湃,和同学们到附近参观,突然觉得要有多宽广的心胸,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再次对过去的一位位共产革命者燃起敬意。
在展厅旁边还有赵一曼在临行前写给儿子的信。这一封感人肺腑的信,机械出来对儿子的爱,又写出了赵一曼女士对自己的革命事业的不悔与满足,尽管牺牲在即,也绝不会停止革命,这是一种多么可敬的精神。
纪念馆还站出来从宜宾走出的革命先烈郑佑之、刘华、卢德明、李硕勋、余泽鸿以及赵一曼女士的革命伴侣陈达邦。
铭记·奋进
“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抗日英雄赵一曼,革命精神不死”“女中模范”......朱德、陈云、宋庆龄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姐为赵一曼烈士写的挽联,对其给予崇高评价。对此同学们感慨万千。
革命烈士们和普通人一样,都有家庭,都有父母家人。他们对待百姓、亲人柔情似水,但在救亡图存之际却挺身而出,为抗战奉献青春、鲜血乃至生命。
“甘将热血沃中华”,今天广大青年们安享的太平盛世,是赵一曼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量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来临之际,青年们永远铭记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最后,吉利学院宜宾屏山县成就观察“7·10"帮扶小队成员以一句“历史川流不息,薪火代代相传”给这次参观赵一曼纪念馆之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