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吉利学院澜穹星瀚无人船团队赴成都东部新区龙马湖开展无人船水质检测试验
本网讯(撰稿 周修宇 摄影 朱朝勇 洪懿)4月2日,在指导教师翟亮、李静、禄坤的带领下,吉利学院澜穹星瀚无人船团队怀揣着科研热情奔赴风景秀丽的成都龙泉驿区龙马湖开展无人船水质检测试验。这艘承载着智能传感器与算法代码的船舶,即将成为连接课堂理论、学科竞赛与湖泊治理的“摆渡人”。此次实践,聚焦无人船定点巡航功能验证与水质检测技术实操,从创赛课题到水域考场,把竞赛舞台搬到湖畔,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实战检验,更是对团队默契配合与技术攻坚能力的双重考验。
搬船、布站:湖畔的“科研前哨战”
抵达湖畔后,团队迅速投入“战斗状态”。在指导教师的统筹指挥下,队员们齐心协力将无人船搬运至指定水域,汗水浸透大家的衣衫却干劲丝毫未减。随后,地面基站搭建组快速展开设备调试——定位系统校准、航线规划输入、传感器参数设置等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湖畔瞬间变为充满科技感的“临时实验室”。
定点巡航:让无人船“看懂”湖域地图
“准备就绪,启动巡航!”随着指令下达,无人船如灵动的“湖面卫士”破水而出,按照预设航线开始定点巡航。团队紧盯着监控屏幕,实时追踪船体坐标、航速、航向角等数据,见证着一行行代码在真实水域中转化为精准的航行轨迹。当船只稳稳停靠在最后一个预设点位时,现场响起一阵欢呼,这是理论与实践碰撞出的成功火花!
突发挑战:水质检测的“云端会诊”
龙马湖作为成都东部新区的生态核心,近年来面临蓝藻频发、底泥淤积等问题。我们计划建立长期监测网络,结合底泥疏浚、生态浮岛等措施,助力龙马湖早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在水质检测环节,团队遇到了传感器数据传输异常,无法实时获取水质参数的问题。关键时刻,团队立即连线刘继海老师“云端求助”。通过远程调试、参数排查与设备校准,师生共同分析信号干扰原因,最终成功攻克技术难点。当手机屏幕上重新跳动起pH值、溶解氧等实时数据时,这场跨越空间的“科研协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此次龙马湖之行,不仅是一次技术验证,更是一堂生动的“户外课堂”。如今,“灵波号”搭载的监测数据已接入龙马湖智慧治理平台,学生团队正以该项目申报“挑战杯”竞赛。正如指导教师李静在总结会上所说:“你们在湖面划出的每一道航迹,都是产教融合最生动的注脚。”
- 上一篇:刘朋博士应邀出席蜀道养护集团高质量发展务虚讨论会并作专题分享
-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