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金融教研室组织开展“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专题研论会
本网讯(撰稿 钟羽丰 供图 刘国友)为了深入践行 “千人千面”教育理念,构建多位联动的学生成长培养体系,推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1月2日下午,立德楼232教室,金融教研室在上周“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专题学习的基础上召开“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专题研讨会。
刘朋老师受教研室负责人黄宏老师的委托主持研讨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范佳音与会指导,教研室全体教师,辅导员刘江枫和刘月参加研讨。
教师们在回顾和总结上周“千人千面”专题学习的情况后,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方向,就如何领会和践行李书福董事长倡导的“千人千面”这一教育理念,每位教师结合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畅所欲言,共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刘潼老师提出,李书福董事长曾表示:“吉利当初办学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的问题,一开始我们是技师技工的培养培训,后来到工程师的培养培训,现在这个学校是社会化的学校,属于社会的”。近30年来,吉利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提升办学品质和办学层次,一直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希望从人才培养供给侧破解就业难题,实现高质量就业,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各有特色,我们要营造良好向学氛围,关注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吉利学院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成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学生成长和成功。
陈方老师谈了自己对“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理解和领会。俗话说千人千面,万人万解。简而言之就是个性化,充分发展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结合日常教学中所见所思,她认为“千人千面“”教育的前提必然是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在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在学业、职业等方面充分探索,最好是能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从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诸如视频、音频、图片、游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同时,除了关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也要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黄俊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作了补充发言。‘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提出,就是高校教育需要打破‘千人一面’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大学老师非常支持这样开放性教育理念的改革。大学是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最后一个教育阶段,是承接就业成为非常重要的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不同的学生就业目标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喜好也不一样,首先需要知道学生的就业需求,然后根据需求和个人能力匹配教育思路。下学期的金融营销训练我打算分三类培养,贯彻落实‘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由学生自主选择并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建议’调整,三类方向是:营销技巧类重视培养学生营销语言、仪态和观察能力;第二类产品专业类重视培养学生对产品的专业性,对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熟悉,让学生能给客户全面讲解产品;第三类是团队合作类重视营销团队合作,强调分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熟悉。
刘朋老师指出,“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就是鼓励和支持每位学生发挥特长、差异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学校要给予每位学生宽松的发展环境,为学生成长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多位联动的培养体系,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确定每位学生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因材施教,通过柔性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多元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研究团队、学科竞赛、师徒制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有针对性提升学生差异化知识和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形成各自发展的核心能力竞争优势。
易鑫老师结合自己的领会作了发言。“千人千面”教育理念,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旨在满足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们都被塞进同一个模具中,接受统一的教育方案,而个性化教育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路径。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教育要“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一方面是要求教育者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偏好和学习能力,为他们量身打造合适的学习计划,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做到教育‘千人千面’,还需要从教者和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需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教育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也为‘千人千面’的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和实训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将“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杨东明老师就数字化转型结合“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作了分享。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教育领域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教育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数字化转型则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服务。同时,数字化转型也使得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有助于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其次,我们要深入理解‘千人千面’的人才培养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尤为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我们要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数字化教学的意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其次,要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最后,要完善数字化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钟羽丰老师分享自己的理解。“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发挥学生的长处,补足学生的短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基础知识及其逻辑方面的教授以外,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类型的学习方案,要打破常规的同时选对方向,彰显我校应用型大学的特色。“千人千面”教学理念的优势就在于因材施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独立思考。同时,这一教学理念中师生互动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之,“千人千面”教育理念是一种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彭佳颖老师就如何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作了发言。首先,新时代,经济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实际人才需求,而对“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应用有助于我们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帮助学生“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培养符合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结合学院来看,积极搭建“六大平台”,都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千人千面”教育理念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也有助于构建更加全面、应用性更高的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个性化发展需求,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到真本事更好地走向社会。
薛伟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举措。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高等教育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命题。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李书福董事长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自由探索能力”。因此,为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吉利教育应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千人千面”教育模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一人一个学习大纲,一人一个梦想。如何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培养的“千人千面”,成为吉利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她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第一,从具体学情和社会就业需求出发,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第二,鼓励老师多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平台支撑作用。同时,线下教学以师生和生生互动为主,多关注和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第三,设置模块化课程、实施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第四,开展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第五,深化与行业产业的产教融合,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优势和特色。”
李静老师结合产教融合谈到,“千人千面”的教育理念与产教融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产教融合教育理念将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旨在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产教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获得实际的技能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也能够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冯杨珉宇老师谈到了自己对“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理解。倡导“千人千面”教育理念,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作为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努力发现他们的特长和兴趣。我们在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职业规划,设计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对于对投资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选修在投资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对于希望进入银行领域的学生,可以强化其在银行业务、信贷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关于学生的课程分数,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可以考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
包冯芹老师谈到,“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李书福董事长提出的“千人千面”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作为教师,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承担着培养多样化创新型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重任。教师应立足于本专业,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从实际出发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老师自己也要“千人千面”,积极灵活的调整教学策略,持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特色,扬长避短,提升学生复合型实力。
教研室负责人黄宏老师谈了学习和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体会。通过认知、选择、决策、执行这四步曲的循环往复,自然就会形成智慧,有了智慧就能适应环境,就能生存发展”,这是2021 年 5 月李书福董事长对广大吉利学子的寄语。而如何实现往复循环?李书福董事长也同样给出了答案,“方法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格式”。面对“千人千面”,如何因材施教?我个人认为应该创造更多能够“直指人心,让学生喜欢的课程”。目前,学院通过增加数字课程教学模块、搭建基于数字化技术跨学科专业的虚拟教研室、中青年教师群体普及 Python、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与方法、充分利用芯位教育等优质在线平台等方式,系统性进行教育数字化建设,以数字技能型教师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围绕“千人千面”教育做出更多改革与创新。学院的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改革中,我们以行业标准为标准,精准对接全球领先的岗位需求,适应金融数字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金融创新与多资产智能交易平台,实现实时连接全球金融市场,进行外汇、差价合约、股票、期货、期权等 42000 多种工具进行交易、投资或对冲等在线金融交易服务。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教学质量提高的结果,更是一所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和学科专业精准布局的闪亮映射。因此,我们一定要始终坚守“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办学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处理能力为核心,培养能够应用计算机工具处理复杂金融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刘江枫代表辅导员作了发言。在学生的大学教育与成长过程中,辅导员和教师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成长都将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对于教师、辅导员来说,就是要在传统的“千人一面”、大众教育的方式下,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动革新个人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更加了解学生的个人优缺点,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引导学生往更加有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方向而不懈努力,为学生“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最后,范佳音书记作了总结讲话。从今天大家的交流发言情况来看,学院上周组织开展“千人千面”专题学习活动,金融教研室按照学院安排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学习,全体教师都能结合“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结合自身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结合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了自己对学习和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的想法、看法和做法,说得非常好,这充分表明了老师们不仅是学了更是去深入思考过,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发言。希望全体老师们要立足岗位,肩负教书育人重担,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深入践行“千人千面”教育理念,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争取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进步和新成绩!